新球体育比分网-炸锅!中国留学生在美刷爆100万信用卡后逃回国!如今回旋镖来了

xiaoqiao2025-09-11 12:08:343

去年5月份,北美留学圈爆出一个惊天大瓜,引起国内外网友们广泛热议。

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回国之前,将自己手中的多张美国信用卡刷爆,并套现14万美元(100万人民币)。

然而就在他开心回国,得意洋洋宣称赚的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时给美国银行们一些教训时,现如今,后续终于来了……



赚的第一桶金

2024年,在纽约飞往上海的万米高空上,24岁的张某正回味着自己一场精准的“金融围猎”。

他的手机相册里,九张信用卡账单截图是最得意的战利品——Chase、花旗、美国运通的卡片被刷出触目惊心的透支红线,14万美元的消费记录在登机前最后一刻定格。



坐在飞机的那一刻,他就在社交媒体上炫耀自己的“战绩”。

张某还十分贴心贴上自己的机票,一时间可谓是嚣张至极。



这场“完美犯罪”源于长达三年的精心铺垫。

作为一名金融工程专业的优等生,张某深谙美国信用体系的运行规则。



三年来,他像经营一个优质账号一样培育自己的信用,按时缴纳房租水电、维持高频小额消费并全额还款、甚至主动申请提升信用额度。

这一切操作只为在一个冰冷的算法系统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借款人”。



所有的伪装都在毕业季迎来终极收割。

在决定回国的最后72小时内,张某撕下所有面具,启动了闪电般的套现计划。



他穿梭于各大珠宝店与奢侈品柜台,通过刷卡购买高价值商品并迅速转卖,资金继而流入虚拟货币等灰色渠道。

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14万美元的信用额度在顷刻间被洗成真金白银。



航班起飞前,他将自己的“战绩”配上“薅羊毛攻略”高调晒在Reddit论坛,声称这是“给资本主义的一课”。

连美国网友也表示,这是对美国银行们一记重拳。



那么,美国这些银行们有没有通过这堂生动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而学到了东西呢?

就在今年,后续来了。



冰冷的统计数据揭示了这场灾难的规模。

美联储的报告描绘了一幅残酷的图景:中国留学生信用卡申请拒批率同比飙升380%。



这意味着,几乎每三个申请者中,就有两人被无情拒绝。

与此同时,幸运通过审批的人,获得的也仅仅是“象征性的安慰”。



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的平均授信额度遭遇断崖式下跌,骤降72%。曾经可能轻松获得的上万美元额度,如今被压缩到仅够基本生活的千元水平。



中国留学生申请信用卡越来越难,这和美联储公布的最新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24年的第四季度,消费者信用报告中显示的抵押贷款余额增长11亿美元,截止12月底总计12.61万亿美元。

这比2022年第一季度创下的历史低点高出790亿美元。



简单点来说,欠债的多,还钱的少。

而这里面肯定也有上面刷百万的留学生。



然而,这并非其宣称的“胜利”。

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明知无偿还能力而故意透支,已涉嫌构成信用卡欺诈罪。



这场他自认为的“完美犯罪”,每一步都留下了清晰的数字痕迹。

这世界上的事情,很多都不是摆在桌子上明面上说的,全部都是“此生无声胜有声。”



就在“刷卡”几个月后,很多在美国的留学生表示,申请信用卡多次拒绝。

而美国银行们给出的回答往往都是:“我们很抱歉……”



理由给出的十分荒谬。

理由一:当前或过去的违约、负面公开记录和/或催收账户。

理由二:你的信用利用率过高。

理由三:你并没有足够的分期付款账户历史或最近的还款历史。



这不是祸从天上来,应给扣下一口锅,这要不是去留学,谁有还款历史。

再说,刚去美国一个月上学,怎么可能有违约或者负面记录。



信用卡消费难以隐藏身份,其高调言行更是为自己留下了无可辩驳的证据。

这并非智慧的“第一桶金”,而是一次将个人前途与群体信誉作为赌注的“最后一搏”,最终炸出的,是一个需要所有人共同背负的信用深坑。



美国的遮羞布

张某的帖子,犹如抛砖引玉,更多留学生在下面跟帖。拒绝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其中还有“会盗用身份风险。”

而且,还有多次被拒的经历,甚至“全败”经历的帖子也有。



真是前人砍树,后人遭殃……

当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被冠以“爱国”之名,法律的红线依然清晰而冰冷。



法律专家明确指出,无论在何地,明知无力偿还而恶意透支巨款,均已涉嫌构成金融欺诈犯罪。

根据美国法律,信用卡欺诈属于联邦重罪,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并处以高额罚金。



跨国行为同样难以逃脱法律追责。

这意味着即便当事人已经回国,仍可能面临跨国法律追责。



国银行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或通过民事途径进行跨国追偿。

这名学生透支14万美元后高调炫耀的行为,已然演变成射向所有海外学子的回旋镖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于利己是个骄傲?

网友A说:“打着爱国者的口号,行骗子,强盗之事,还好意思秀,真是不知廉耻。”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骗子”的行为,都应该谴责。

专门利己,无论是精致利己还是粗矿利己,总之是各种利己,而且是损人利己,做零和游戏。

没错,别人都是严于律己,这种人是严于利己!



事实上,在美国这个地方,个人信用相当重要。

美国银行业迅速作出了风险管控反应。



这个案例成为了集体信誉受损的典型样本。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正在让整个群体为其承担后果。

海外留学生活本就充满挑战,而现在,中国学生们还不得不额外背负这份由他人造成的信用污名。



这场信用卡风暴过后,留给各方的是沉重的反思与重建的契机。

修复受损的集体信誉犹如在沙漠中种树,需要时间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最好的救赎。

每位海外学子都应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学生,更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

遵守当地法律、珍视个人信用记录,用实际行动赢得尊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贡献。



银行业面临风控系统的升级挑战。

这次事件暴露了银行在审核国际学生信用卡申请时存在的漏洞。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平衡风险控制与服务便利,避免因个别案例而对整个群体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最后再忠告一句,没有信用,破坏规则,损人利己的人,无论在世界上什么地方,都会给他人带来损失。

您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欢迎留下评论吧。

参考资料:
个人账号“英伦瓜姐”
极目新闻:《罗翔评“刷百万信用卡后逃离美国”热帖:是真是假都涉嫌违法》-2024-5-23

相关内容